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炸朝鮮薊—朝鮮薊女王第 993 道食譜

 

五月份在紐約的義式米其林級餐廳  I Sodi  Los cocidos烹飪之意)品嚐的三道朝鮮薊餐:朝鮮薊沙拉、炸朝鮮薊、朝鮮薊醬千層麵,總算邁入第二道「炸朝鮮薊」的實驗。第三道應該是現成的朝鮮薊罐頭搭配義大利麵即可成就,因「醬」或「醬泥」的製作,尚未列入我的必修課程。因此,紐約行的朝鮮薊朝聖三物成就二物,至此告一段落。

其實當初  I Sodi 餐廳的服務生送過來炸朝鮮薊時,我吃第一口當下,直覺跟我第一次失敗的朝鮮薊處女作極類似,當天做完,雖只有成功一半,因為捨不得「尋物神」許瓊方(Verónica Hsu)千里迢迢,請餐廳寄送三顆法式新鮮朝鮮薊直送到府(每顆 300 台幣)的心意,我還是把當時認為失敗的「炸朝鮮薊」吃了進去(吃不進去的咀嚼後將較粗硬的渣吐出),但是當下驚喜連連,味道特別到幾乎沒有味道,但甜意上舌頭,討人喜。

不應該褻瀆專業。將自己失敗的作品說成跟米其林的佳餚類似,太超過。不過,看到、吃到,大概就會做到的功夫仍然有,因此,雖遲了三個月,今天趁天健生技廖總郵寄的澳洲朝鮮薊還新鮮,做了兩個蓮花朝鮮薊,也是捨不得那切掉的三分之二葉片,還如此玉嫩鮮綠,清洗擦乾後,就做起炸朝鮮薊。

酥脆的口感,像蠶豆殼。一般吃鹽酥蠶豆都要將那有點淡黃透明的外殼剝掉,再吃它兩葉鮮黃的核仁,而這炸超鮮薊,就是吃外殼般的爽口脆響。由於嫩心已經用來烹煮,若用炸的方式,嫩心恐怕太煎熬,效果未必佳; 想來餐廳之所以研發「炸」,就是捨不得這翠綠、營養卻無法以煮或沙拉的形式烹飪成為食物,而丟棄實在暴殄天物,因此有了「炸」的做法。油雖然要稍多一些,但是炸過的油彷彿更清澈,且有朝鮮薊特有的甜味,是可以再度利用的。想起高鐵商務艙提供的點心當中,曾經吃過烘乾的各種菇類零食,裡頭也僅是鹽巴調味。今日這炸朝鮮薊,讓我多聯想到這高鐵百菇零嘴,朝鮮薊的加值利用,應該效法這烘乾技術,將花苞的外葉做成零食,加值加乘。今日快速做成這簡單製作的炸朝鮮薊,搭配的佐料十分簡單,大西洋霜片鹽灑下去,就有滋味。喀擦喀擦清脆悅耳的聲音,就在嘴裡和耳邊響起。若還要精心調製,就依個人喜好,將它當成炸薯條,也就可以搭配番茄醬入口了。

從紐約帶回來已經三個月的朝鮮薊盤子,竟然一直當作飾品,而忘了實用,經尋物神提醒,今日終於初登場,果真搭配,這一擺,好像不吃,光裝飾的視覺效果也很棒。炸朝鮮薊可說是將新鮮朝鮮薊用到極致最好的烹飪法,讓主婦(煮婦)不至於心疼的安慰劑。

自從 4 月 14 日發表第一篇「蓮花朝鮮薊」以後,近四個多月來不少人也受到感染,多少會留意這「蔬菜之皇」的身影。學生、朋友看到了朝鮮薊,都會捎來訊息,彷彿朝鮮薊變成了我的假體。也因此,有了朝鮮薊的盤子,調味料罐,書籍… 等同宗物品的收藏。而最有趣的莫過於女兒說自從使用了SK-II 以後,發覺皮膚變白變好了,仔細一瞧,SK-II 的成分真有標示萃取朝鮮薊,想來這美白效果,可會讓朝鮮薊的聲名遠播?更讓人趨之若鶩了?

這週末大女兒到琉球遊一趟,在飯店看到一幅朝鮮薊的畫,也因有感,立即拍回給我們看,真是美啊!不知是何人作品,可見朝鮮薊,不惟在廚藝和化妝品,在藝術界,也有它繪畫的粉絲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19/08/20 by in 飲食.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35,04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