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毒家企業》的解讀/毒策略

 

毒家企業》的解讀/毒策略,《毒家企業》推薦序,寶鼎出版社,2019 年 1 月 31 日出版。


 

《經濟學人》編輯湯姆.溫萊特 (Tom Wainwright)於 2010-2013 年派駐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期間,走訪古柯鹼供應商的全球產業鏈,年營業總額高達 900 億美元,於是他著手書寫這本《毒家企業》 (Narconomics: How to Run a Drug Cartel),解讀毒梟販毒的行銷策略,針砭其成功和負面的因素,全書雋永趣味,有實例實務佐證、有法律規章束手無策的諷刺、有托拉斯形式的「好好壞先生」毒梟,而追根究底,引人深思反省的關鍵仍在「人的問題」。

盱衡世界四大毒品產地:金三角(泰、緬、寮邊界),銀三角(墨西哥、玻利維亞、哥倫比亞),黑三角(肯亞、迦納、奈及利亞、南非等),金新月(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都座落於第三世界國家或是戰區火藥庫,即人民生活貧困、社會治安不佳的區域,讓多有犯罪紀錄的毒梟從挺而走險到堂而皇之經營毒品買賣,以社會責任之名掩飾毒品利益的不法行為,有了一張面具,卻形塑暴力與暴利為本的壟斷集團。

這當中,墨西哥、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國歷史悠久的「卡特爾」(Cartel)集團更是全球聞名,從哥倫比亞的艾斯科巴 (Pablo Escobar)的梅德因卡特爾(Cartel de Medellín)發展到墨西哥的胡瓦勒茲卡特爾(Cartel de Juárez),代代相傳,結合黑幫老大、江湖小弟和路邊混混的販毒人力資源,從違法傷國、殘害人民健康的毒瘤,一變而成品牌粉飾價值、服務業的市場機制; 上有美國最大的消費市場,中有效法沃爾瑪、麥當勞、可口可樂此種大企業的連鎖行銷,下有鼓勵種植的盈利誘惑,如此惡行循環成一個看得見的惡勢力,卻沒有良方遏止導正,正是長期浸淫經濟學理的溫萊特想要抽絲剝繭解讀,提出以毒攻毒,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換言之,提醒全球當權的治理者,硬碰硬的全面宣戰只會助長毒梟更肆虐,卻無助於減緩或降低吸食人口。

溫萊特這本《毒家企業》形似二OO五年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和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合著的《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揭露隱藏在每個經濟利潤/虧損後面看不見的隱藏元素:技藝、價值、價格到財富的謀略。另一方面,他所指出的拉丁美洲毒梟事業「卡特爾」,我們認為正是實踐了娜歐密.克萊恩(Naomi Klein)的《別無商標》(No Logo)闡述的反撲和策略,致使一個負面形象的生意,竟然越做越大,作惡卻享其惡果。

毒品與毒梟,有如惡性腫瘤與人體。醫學上證實,惡性癌細胞恆常存在於人的體內,由人體的細胞變異衍生而成。因此,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蔓延,最佳的方法不是殺害癌細胞,而是強化身體,改善體質,讓良性細胞規律循環生長,讓惡性細胞別無空間竄延。《毒家企業》指出了「卡特爾」猶如性病戀情圖,這就像癌細胞擴散的侵襲鏈,如是,納入合法的經營規範,改善社會環境構思福利,正如正常的飲食和運動,才能永保安康,而毒梟的毒品卡特爾,也才有可能從今日的囂張逐漸式微。

 

惡之神,毒之父愛恨艾斯科巴〉,《英語島》,2018 年 10 月,第 59 期,52-53 頁。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19/02/01 by in 序文導讀.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35,04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