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皇室的魅力與壓力〉,《人間福報》,「看人間」,2018 年 5 月 28 日。
文╱張淑英(台大外文系教授)
英國皇室的魅力向來所向披靡,是歐洲皇室中最受矚目、青睞的家族。 五月十九日哈利王子與女星梅根的婚禮一樣吸睛亮眼,The New Yorker 製片 Yara Bishara 立刻將一九八一黛安娜、二O一一 凱特和二O一八梅根三位女主角的皇室婚禮剪輯成一部影片,相互對照,看今昔風光魅影,看貴族與平民的結合,看皇室婚姻的侯門似海。
以媒體和大眾喜以貌取人、論高富帥高顏值的習慣,西班牙皇室事實上與英國皇室不分軒輊,只是西班牙的國勢、經濟、政治、語言文化等國際影響力遠遠不如大不列顛,皇室的吸引力也就相對式微。不過,在《皇室婚禮:歐洲皇室的歷史與魅力》(Bodas Reales:Historia y Glamour en las Casas Reales Europeas)這本書,藉著歐洲皇室(未來)繼承人的婚禮,將皇室的歷史和魅力做了一番巡禮,其中西班牙皇室有其與眾不同的歷史、魅力與壓力。
首先,近代史中,西班牙皇室的實存於第二共和(一九三一~)、內戰(一九三六~一九三九)及佛朗哥獨裁時期(一九三九~一九七五)中斷了約四十四年,但是也十分弔詭,為了權力的平衡與制衡,在佛朗哥逝世前由他決定了西班牙皇室的復甦與重建,而本來可以繼承王位、流亡葡萄牙的胡安(Juan de Borbón)國王只得宣布放棄繼承權,直接由兒子胡安.卡洛斯一世繼承。
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和希臘的格呂克斯堡王朝(Glücksburg)結合的婚姻讓西班牙啟動君主立憲政體,胡安.卡洛斯一世和蘇非亞王后維持了二十九年(一九七五~二OO四)的皇室體制。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咸認:西班牙皇室制度得來不易,是歐洲皇室中最受人民愛戴的君主,是媒體最不忍有負面報導的家族,是最親民的貴族。
西班牙皇室的魅力來自於各方無可挑剔的么子兼獨子菲利普王子,一百九十多公分的身高,嫻熟多種外語,帶領西班牙團隊參與一九九二年奧運帆船項目,順從父母的孝心屢被媒體稱頌。為了維繫皇室的傳統,他放棄了與阿根廷女友的姐弟戀初戀:一來不討蘇菲亞王后歡欣,二來西班牙人民認為,如果不是與皇室家族成親,希望王妃是西班牙人。於是乎,二OO四年菲利普王子與母親十分喜愛的女主播蕾蒂希雅結婚。蕾蒂希雅有過一次婚姻,一九九九年結束與教授丈夫短暫一年的婚姻,五年後成為西班牙的王妃,更在二O一四年胡安.卡洛斯國王發表退位聲明後,晉升為西班牙王后。
西班牙皇室的壓力泰半來自於女方。蘇菲亞王后挑選的媳婦,親自調教蕾蒂希雅皇室應對進退的禮節,幫她抵擋掉「西班牙王妃是離婚的女人」的負面報導,卻也不知不覺累積了種種婆媳不合的摩擦傳聞,不僅讓菲利普國王左右為難,婆媳還得苦心尋找場合展現相親相愛的畫面。這個世代的媒體更是拿皇室的齟齬販賣新聞了。皇室的另一層壓力,則已從壓力轉換為不可抗力:五十歲的菲利普國王和四十六歲的蕾蒂希雅王后育有兩女,相較三十六歲的英國凱特王妃兩男一女,西班牙的皇室繼承勢必要修改憲法,也將重複歷史上曾有女王統治的時代。
西班牙從內戰、獨裁到民主憲政時代,皇室的存在扮演著安定、和諧的精神支柱,尤其在政治紛擾的時候,發揮安慰劑與鎮定劑的力量。
圖片來源:取自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