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語作家(西班牙+拉丁美洲)迄今總共有 11 位作家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們在世或是還活躍文壇的,我親自見過、訪問過三位(1989 的西班牙小說家 Camilo José Cela),1990 的 墨西哥詩人 Octavio Paz,2010 的祕魯小說家 Mario Vargas Llosa); 逝後親自見過他們的家或是墓地的有三個 (1945 的智利女詩人 Gabriela Mistral,1967 年的瓜地馬拉小說家 Miguel Ángel Asturias,1971 年的智利詩人 Pablo Neruda)。
間接書信接觸過、閱讀最多、作品教過最多的有一位,也是今年剛過世的,不僅是西班牙語,也是世界文壇的巨擘— 哥倫比亞的小說家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符合上述三項,尤其沒親自見過,大概是僅有馬奎斯。不然,閱讀和教研,這幾位應是不相上下,在自己的專長內,都是必讀必教必研。)
當我親自見到這些作家(生或死)時,才了解「追星族」心理學。因此,對所謂的各類「粉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不再覺得他們「瘋狂」,因為,我也是「粉絲族」,只是追星的對象不同而已。
兩年前我請最資深的助理(前後擔任八年)整理了西班牙 198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Camilo José Cela 於 1994 年訪台的照片,本來想在他 26 歲的初作(也是成名作)《杜瓦特家族》(La familia de Pascual Duarte)70 週年時作個紀念專輯網頁(那一年從年初到年底我總共講了四場《杜瓦特家族》的演講)。
遙遠的西班牙西北部 Camilo José Cela 的故鄉基金會也時常舉辦一些圖片展覽活動,回顧他的創作歷程; 我想到他來臺灣時還頗轟動 (感謝許多媒體宣傳報導),也跟許多文人教授接觸,還有許多軼事…
198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西班牙作家 卡米洛‧荷西‧塞拉(Camilo José Cela, 1916~2002)夫婦訪臺 20 年 (1994:06.28 ~ 07.03) 回顧。1994 年聯副專刊報導:塞拉文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