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塞拉憶敘臺灣行

(刊登 1996 年 12 月 24 日聯副,收錄於<<眾神的花園>>─聯副的歷史記憶)

塞拉憶敘臺灣行—記塞拉與聯副

今年夏天﹐就在塞拉(一九八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夫婦訪臺屆兩周年的同日﹐我們在馬德里﹐在名畫家梁君午先生的寓所重相逢。梁家中式風格的擺飾﹑佐以梁太太(歐陽湘)精心烹調的佳餚﹐酷愛中國美食的塞拉夫婦﹐珍饈美酒當前﹐滿室中國味瀰漫的氣氛下﹐尊前擬把歸期說﹐憶敘八十三年臺灣行與文學因緣的點點滴滴﹐許下再訪福爾摩沙的心願與機緣……

塞拉八十三年應奧林匹亞體育文教基金會及聯副贊助﹐六月底至七月初訪臺一周﹐是文學界難得一見的盛事。平面媒體的報導中﹐聯副的<塞拉文學周>連續六天幾近全版的介紹﹐含括作品迻譯﹑創作歷程論述﹑訪談錄與西班牙戰後文學潮流等介面﹐在稿擠﹑版面有限﹑且是知名副刊的環境下﹐塞拉其人其作能得如此禮遇恐也是副刊史上屈指可數的恢宏與氣度。對媒體緊迫盯人﹑競相採訪的追逐戰司空見慣的塞拉﹐對聯副之用心誠意感遇喻琴瑟。塞拉回憶說﹐這六天的專輯又因他爾後身體不適﹐未能參與聯副主辦的「作家座談會」益變得彌足珍貴﹐成為他與臺灣讀者最密切直接的溝通媒介。

塞拉訪臺的兩項主要文化活動以「好酒沉甕底」的壓軸方式安排在離臺前一天—一為接受輔仁大學頒贈榮譽博士學位並作學術演講﹐另一個便是聯副的「作家座談會」。猶記得他在臺大醫院休養時﹐念念不忘當日下午的「作家座談會」—『下午怎麼辦呢­? 不然就在這兒舉行好了!談「塞拉與點滴」』﹐懊惱之際﹐口中猶吟誦臨時改編的尼加拉瓜現代主義詩人魯本‧達里歐的詩自我揶揄一番﹐不改他一慣的詼諧幽默。翌日﹐聯副主任瘂弦先生和趙衛民先生﹑楊蔚齡小姐等人﹐以及齊邦媛教授一起到凱悅飯店探訪塞拉﹐轉達王效蘭女士的關懷慰問之意與致贈紀念禮物外﹐也當面將<塞拉文學周>的剪報與讀者來函贈予塞拉。塞拉得知讀者的回響﹐特別囑咐要如數將聯副與信函譯成書面西文說明﹐如今這些皆已中西文並存在塞拉故鄉的塞拉基金會裏﹐作為他臺灣行的紀念印記﹐也是日後的「史料」了。而塞拉也親筆簽名題字將他帶來的原文作品贈送給王效蘭女士﹑瘂弦先生﹑齊教授一行人和<塞拉文學周>編輯主力﹐彼時人在國外的副主任陳義芝先生。這些原著都是西班牙「讀者出版社」請畫家配合原文精心繪圖製作﹐限量出版的特殊紀念品。「帶來臺灣這些是出版社和我僅存的珍藏」﹐說這話當兒洋溢一股回饋的真誠及珍惜此行的情誼。

因此﹐日前我向他提及聯副製作<眾神的花園>﹐串連近二十年來作家﹑文學與聯副互動的專輯時﹐他也是這座文學花園不可缺席的神祇﹐他欣然應允寫些祝福的話﹕「致聯副﹐感謝你們不倦不懈﹑勞勞用心編輯﹐在我訪臺時製作塞拉文學周﹐為我的作品和臺灣的讀者搭起一座橋。期許聯副在文化傳承的貢獻更充實與發皇。我的謝意與誠摯的祝福。卡米洛‧何西‧塞拉﹐1996年11月11日」。

時已夜半﹐月白風清話別離﹕「重遊臺灣﹐就把重頭戲擺第一天好了」﹐話畢﹐不覺莞爾。爾今憶此種種﹐塞拉臺灣行雖因身體違和不免有憾﹐然大師來訪﹐中西緣定﹐一如瘂弦先生贈送刻有塞拉夫婦中文譯名的圓緣杯意涵﹐以及親告塞拉道出中國情之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眾神的花園-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1997/07/04 by in 聯副旅行文學.

導覽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44,05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