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阿慕德娜•葛蘭黛絲: 記住被遺忘的人

阿慕德娜•葛蘭黛絲: 記住被遺忘的人
 

閱讀重點
西班牙女小說家阿慕德娜•葛蘭黛絲2021年11 月逝世,馬德里市議會決議以她命名一條街道
29歲時以情色小說《露露》成西班牙女性主義代 言人
生涯後期以史記小說為西班牙獨裁時期受害者 發聲

二十世紀下半葉,西班牙後佛朗哥時期堪 稱最優異的女小說家阿慕德娜•葛蘭黛絲 (Almudena Grandes,1960-2021),正值 創作成熟高峰的時候於 11 月 27 日癌逝,享 年 61,留給所有親朋、讀者無限遺憾。從得 知罹癌到病逝僅僅八個月,病榻中的她一 如創作時的堅毅和勇敢,絲毫不覺前一刻 的吻是後一秒的永別。

29 歲以情色小說挑戰西班牙社會禁忌
1989 年,29 歲年紀的她,以情色小說《露露》(Las edades de Lulú, 中譯圓神出版) 贏得 「垂直微笑」(指涉女人性器官)小說獎,旋即成為家喻戶曉的新銳小說家,以百萬冊銷售 量成為女性主義代言人。《露露》敘述15歲的 少女情竇初開,帶點叛逆和執拗,渴望探索 身體的奧秘,對性、男女情愛、婚姻關係、同 志戀的好奇,一再挑戰性愛的極限,追逐性 遊戲,甚至不惜走火入魔,毀掉婚姻。《露露》 的出版,打破西班牙情色小說的界線,也衝 撞 1980-1990 後佛朗哥時期情色小說和政 治的禁忌。

葛蘭黛絲早期的作品多刻畫喧囂都會男女內心的孤獨與愛情的嚮往。例如第二部作品 《叫你星期五》(Te llamaré Viernes),描寫一個其貌不揚的男子班尼托,缺乏母愛,脆 弱的心渴望愛情填補虛空;尋尋覓覓,遇到 一位跟他一樣孤僻怪異的女子瑪奴艾菈,他 叫她「星期五」,猶如魯賓遜喚原住民僕人的名字是「星期五」一樣。「瑪奴艾菈-星期五」 的故事漸漸擄獲他的心,然而主-僕心態上 尊下卑的愛情,教兩人最後仍然無疾而終。 在激情和冷漠之間,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恐 怕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涯後期,為「歷史邊緣人」而寫
從《瑪蕾娜是探戈的名字》(Malena es un nombre de tango) 起,阿慕德娜•葛蘭黛 絲朝向體現自己的姓氏 (Grandes 是偉大、 巨大的意思),成為一位偉大的作家為目標。 篇幅長達七百頁的巨著,敘述一位 12 歲的少女瑪蕾娜,從祖父手中收到一塊傳家之寶的 翡翠,但是要她謹守秘密,或許有朝一日,成 為生命中的護身符。一塊寶物埋藏一個謎 團,讓瑪蕾娜不安,更時時忐忑,恐無法向雙 胞胎姊姊雷伊娜看齊,成為家中期待的模 範。瑪蕾娜猶如鏡中人,開始探索,觀望凝視 家人關係,試圖尋找家族史可能隱藏的秘 密,最終發現生命像舞一曲探戈,要自己來跳,自己來舞,自己來實踐與認同。
2010 年開始,格蘭黛絲發想更大的寫作計 畫,她稱為「未竟的戰爭史記」(Episodios de una guerra interminable)。計畫的名 稱是向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家貝雷茲・加 爾多士 (Benito Pérez Galdós) 致意,她認 為貝雷茲・加爾多士是繼塞萬提斯之後西班 牙最偉大的小說家,他的「國家史記」 (Episodios nacionales) 系列共計 46 部小 說,頃畢生 40 年創作,描述 1805-1880 間西 班牙的歷史。格蘭黛絲的計畫則是六部小 說,描寫 1939-1964 年間的西班牙歷史,從 內戰結束前後一直到佛朗哥執政末期,以這 段獨裁時期社會的受害者,無名英雄、或是 遭政治壓迫被歷史遺忘的邊緣人,都是格蘭 黛絲想要還原真相,替他們發聲的主角。誠 然,無法避免的,也都有作家本人的意識形 態或政治傾向的批判。

六部史記小說,聚焦獨裁受害者
這六部小說分別是:
《茵涅斯的喜悅》(Inés y la alegría, 2010)
描述 1939 年內戰末期,佛朗哥所屬的國民 軍和長槍黨攻佔庇里牛斯山的阿蘭河谷 (Arán),出自上流社會熱愛烹飪的茵涅斯, 自願擔任後勤糧食補給,先是協助共和軍對 抗國民軍,繼而協助西班牙軍隊對抗在法國 的納粹軍營。
《凡爾納的讀者》(El lector de Julio Verne, 2012)
敘述 1947 年在南部哈恩省的游擊戰,一位 九歲的小孩尼諾,喜歡閱讀凡爾納的作品, 他跟擔任警察的父親住在山區軍營,並且認 識一位神秘的葡萄牙人,兩人成為好朋友, 立志以他和父親為榜樣。殊不知山區正進行 一場戰爭,父親的敵人不是他的敵人,尼諾 在這樣的情境中慢慢認識外面戰爭不仁的 世界。

《瑪諾麗達的三次婚禮》(Las tres bodas de Manolita, 2014)
敘述 1939 年內戰方休,十七歲的瑪諾麗達 (Manolita Perales García),面對繼母被關, 父親被槍斃,她要如何承擔照顧弟妹的責任, 以及度過戰後可能的政治清算。
《賈西亞醫生的病人》(Los pacientes del doctor García, 2017) 敘述內戰後賈西亞醫生(Guillermo García) 透過朋友協助,用假身分得以在馬德里行醫 存活下來。1946 年,當年協助他的朋友從海外歸來,籌組地下組織,賈西亞醫師也參與其中,故事就在行醫的日常生活和地下秘密活 動中平行展開,而他的病人無形中也成了掩 飾他的政治行動的藉口。
《科學怪人的母親》(La madre de Frankenstein, 2020) 從 1950 年倒敘回到 1930 年代。故事描寫西班 牙天才奇女子伊德嘉爾 (Hildegart Rodríguez Carballeira),在十八歲年紀時已經讀完大學,著書十五部,兼具法律、醫學與 人文專業,政治理念從左派逐漸傾向共和極 右到無政府主義的轉化,她的母親奧羅菈 (Aurora)猶恐天才女兒無法依照她想要的「科學實驗」模式,塑造其成為未來的典範, 遂在女兒熟睡時開三槍將她擊斃。奧羅菈在 生命晚年則住進了瘋人院。
《畢達索亞河岸的馬里亞諾》(Mariano en el Bidasoa, 未出版) 敘述北部畢達索亞河區域(貫穿納瓦拉和巴 斯克自治區的河川),內戰後國內經濟人口 移動以及相對和平的 25 年的生活。最後這 一部尚未面世,格蘭黛絲便撒手人寰(出版 社表示已經完成,作者的遺願也希望出版)。 這個寫作計畫莫非一語成讖,是「未竟的戰 爭史記」?

「沒有誰比誰更偉大或更重要」
格蘭黛絲從不諱言自己左派的政治立場,生在馬德里,見證首都的宦海浮沉和政治汰 換,她的小說是記憶、正義和彌補受害人的 聲音,她的筆,永遠書寫被遺忘的人。她的人 生座右銘是:「人人都是凡夫俗子,每個人都 是無名小卒,沒有誰比誰更偉大或更重要。」 馬德里市議會決議用她的名字命名一條街 道,紀念她念茲在茲,記住凡夫俗子的滄桑 和苦痛。如今她也遠離病痛,在另一個世界 繼續書寫未竟的創作。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21/12/23 by in 英語島西文.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35,04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