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齰舌緘唇: 政治正確性與假新聞

齰舌緘唇: 政治正確性與假新聞〉,《英語島》,2021 年 6 月,頁。

西班牙皇家學院(RAE)前院長達里歐・畢亞努維瓦(Darío Villanueva)三月出版《齰舌緘唇:政治正確性和假新聞》(Morderse la lengua. Corrección política y posverdad),連月再版數刷。本書理論與實例夾議夾敘,多處從文學批評和文本著手,勾勒文學與大眾文化的鏈結,談論媒體的變革、視聽訊息的傳播媒介,讀者從過去噤聲不語(咬舌和血吞)的社會到假消息滿天飛的今日如何理性判斷; 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又如何操弄媒體和新聞,製造了許多似是而非或是假平等主張的語言革命。

畢亞努維瓦在院長任內 (2015-2019),主導皇家學院負責西班牙語的「去蕪、界定、光耀」(limpia, fija, da esplendor)的責任,接觸到千奇百怪的語言改革論調與建議,常需經過幾番辯論考究,方能決定是否採用新詞彙並編入皇家學院辭典通用。

英文的 post-truth (後真相) 這個字,西班牙 2003 年首度有作家使用,翻譯成西班牙文的 posverdad,但是一直到 2017 年底,皇家學院才正式列入辭典,變成西語認可使用的詞彙。究其原因,實跟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和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引發社群網路更為高漲熱絡的現象息息相關。

除了「界定」”posverdad” (後真相,假新聞)的用法,書中也專章特別說明 ”bulos” (假消息)、”patrañas” (謊言/胡謅) 此類特殊用字不同的程度與類型。例如後者(pastrañas),除了 “fake news” 之外,還有薩門(Christian Salmon)的專著《說故事:編造故事和洗腦》(Storytelling : La machine à fabriquer des histoires et à formater les esprits)提到的「編、說故事」的機制和說服力。十餘年來,不僅在市場行銷被充分利用來推廣品牌,在媒體上也沸沸揚揚,負面操作地淋漓盡致。

畢亞努維瓦在本書也提到他一向關注的馬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學理,一方面贊同麥克魯漢於一九六二年發表的《古騰堡星系》(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的「地球村」概念,另一方面也對他《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裡強調「媒介即是訊息」的預言感到憂心,這無非就是當代媒體濫權和無冕王極端運作的亂源。

耐人尋味的是,八個篇章溯本追源,從古說起,從馬雅文明的聖書《波波烏》(Popol Vuh)的宗教信仰談到假新聞(後真相政治)何以有此力量讓群眾信以為真。政客操作假新聞的手段,常以模擬扭曲信眾對宗教的虔誠(死忠),愚弄追隨者的信仰。此外,寓言故事裡〈國王的新衣〉就是最佳的例子。這則十四世紀時西班牙的《盧卡諾伯爵》(El conde Lucanor)選錄的寓言故事,經過塞萬提斯的〈神壇奇蹟〉(收錄在《幕間短劇》),再到安徒生的童話,經過幾世紀的流傳,人們面對威權「視而不見」、「見而不信」,「信而不言」的盲目都讓假新聞後真相有了蔓延肆虐的機會。這當中還有當今最顯著的例子:在有統計數據的記錄中,川普在執政期裡,928 天內共發布了 12019 次假消息,換言之,每天從領導人口/手中傳出 13 次假消息。

本書也提到我們處在一個不可逆轉、充滿挑戰和奇異的「後-」(post-)時代,而這個「後-」都跟「前」(pre-)、「次」(sub-)有對應比較的關係。作者以法國作家朱利安・格拉克(Julien Gracq)的《肚子裡的文學》(La Littérature à l’estomac,1950)為例,半個多世紀以前他就看到「後文學」的徵狀,也就是說「他的存在不是因為人們讀很多他的作品,只是單純頻繁談論他這個人」。十分諷刺的是,在格拉克的認知裡,作家不該比他的作品出名。

更貼近現實生活的介面就是性別政治的議題了。作者舉例去年西班牙封城,總理桑契茲(Pedro Sánchez)發布全國警戒時,說要「竭盡所有可能與不可能,保護西班牙全體人民」; 西班牙文的 “ciudadanos”(市民,人民)這個字的陽性複數,使用上包含了陰性和陽性,也就是保護全國的男性和女性同胞。但是,近年來,西班牙女性意識高漲,透過政治力量要求文字也要平權均等,因此,只要提到人,有男有女時,所有人稱要陽性、陰性同時使用。在作者看來,這就是刻意製造的「假用語」,扭曲文字的內涵與精髓,實無異於假新聞的本質。

畢亞努維瓦針砭政治正確性和假新聞是當代社會最顯著的症狀,讓理性和愚蠢的界線模糊,而兩者同時在政客、社群媒體、大眾傳播的論述裡滲透,影響人際關係,專業判斷,甚至研究、創造力與藝術表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21/06/01 by in 英語島.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35,04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