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菜朝鮮薊
這週是西方宗教的聖週,今天是星期五(4 月 10 日),耶穌受難日,週日(12)日便是耶穌復活日。天健生技的廖總(廖國宸)夫婦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讓我在耶穌受難日的今天「超前部署」,有了先過「復活節」的驚喜!中午過後,宅急便送來一箱最新採收的朝鮮薊,迫不及待看它鮮綠的葉子與花苞,「心急如焚」地想要提前做晚餐,來一道朝鮮薊週年慶 — 朝鮮薊女王的第 989 道食譜。
從自己的網頁部落格尋找過往的文章,還真是可以「為賦新辭強說愁」:當我看到去年的復活節週,上午看完眼科,下午收到一箱朝鮮薊; 今年這復活節週,上午看完皮膚科,下午收到一箱朝鮮薊。這是風馬牛不相及啊,怎地也來個看病和收到朝鮮薊的巧合!
細數部落格的文章記載,去年 (2019. 4. 14) 發布第一篇〈蓮花朝鮮薊〉食譜,向這「蔬菜之皇」致意後,到十二月底剛好寫了 11 篇,借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和美麗的數字,從 1001 道開始倒數算起,總共介紹了 11 道親自下廚的朝鮮薊食譜和成品。今天適逢復活節週,想起去年踏破鐵鞋四處尋覓、多方打聽台產朝鮮薊(或是進口朝鮮薊)的下落,恰在復活節有了幸福的結果與答案,於是孜孜不倦開始烹飪本土朝鮮薊佳餚,於今滿一週年,著實應該跟著所有百貨業主的腳步,他們因應母親節開始週年慶活動,我也來個朝鮮薊週年慶,慶祝一下。新冠病毒疫情仍嚴峻,所幸,這週末星期五的週年慶不需要群聚,也不需要上餐廳品嚐(希望台灣有創意的餐廳,可以跟廖總接觸,洽詢新鮮朝鮮薊供貨情形,讓台灣的美味再創造新巧思),只需再烹調一道新的朝鮮薊美味即可,扳指算算數字,這次破九百了,來到第 989 道。第 12 道朝鮮薊美食迎接 4 月 12 日復活節。
二月初去西班牙時,當時的傳統市場和超市已經有新鮮採收的朝鮮薊上架了,熟食區也有偌大的一顆一顆備好的朝鮮薊讓顧客直接拎回家吃。我想起去年在閱讀朝鮮薊各種資料時,提到西班牙栽培期有兩季,二月這上市應該是其中一批。每到西班牙不可或缺的是,我一定要光顧青椒餐廳(El pimiento verde),點一盤蓮花朝鮮薊解嘴饞、解鄉愁、慰勞口腹。雖然自己已經做了一年,也演練數十回,畢竟是業餘; 況且千里迢迢飛到伊比利,來到朝鮮薊的故鄉(西班牙產量全球第二,僅次於義大利),怎能放手溜過而不大快朵頤一番?!許多朋友問我,為何對朝鮮薊如此著迷?我說,就是喜歡有種「野菜」的風味—成長的時候莖葉滿地遍野,有點像風中吹亂長而沒梳理且糾結的散髮,灰塵還會撲向它的臉和全身,但是裡面包裹著稚嫩純潔溫柔的心,還得耐心地層層審視,才知道是否已到內心深處; 無味中有味,吃起其他食物,它的元素(cynara scolymus,含有洋薊酸和綠原酸)發揮功效,舌尖舌腭甜蜜蜜; 處理雖稍費工,但享用時簡潔爽口; 看似剛硬,質地柔翠(脆)有汁。一言以蔽之,我既稱自己為鐵牛二號,就是喜有曠野鮮味(看似灰姑娘,實是美娘子)的食材。
在西班牙看到這搶先上市的冬末朝鮮薊,我也興奮地跟廖總說,還提醒他,他的農場一採收,可得給我一些搶「鮮」煮。這第 989 道朝鮮薊是謬思(也是繆思)的開發,是中西合璧的嘗試。我姑且稱之為「橄欖菜朝鮮薊」。
首先,橄欖菜是最近的發現,看到一些文章提到這個「醬菜」:是潮汕地區特有的風味小菜,取橄欖的甘醇,芥菜豐腴的葉煎製而成。一看到醬菜,又是潮汕特產,哪兒有貨源?那兒可買呀?第一個念頭便是南門市場了。星期三去移地後的南門市場繞個幾圈。這裡面的老闆,個個應該都是菜餚有專攻,專業知識豐富。不過,問起這橄欖菜,還真是一家指過一家:「問問那邊,那家店看起來比較像」; 走到了「那邊」,「那邊」跟你說:「看看那家專門店有沒有,他要是沒有,就肯定沒有了」。一家比過一家,我突然放慢腳步,不想希望落空,走到這最後唯一一家,心中暗自點燃希望(因為我看到他的瓶瓶罐罐真是多啊)!輕聲細語地問老闆,希望立刻有答案,「有,就是這個」。哇!老闆一聽就很嫻熟地伸手,從第一排拿出橄欖菜給我,還說了用途吃法。本來,我那愛做菜需囤貨的念頭正要爬上心頭,想多買幾罐,但是老闆說他永遠不會缺貨,要我放心。還跟我說了有效期限,要我慢慢享用。
這橄欖菜,果真是黑橄欖熬製而成,裏頭還有完整的整粒橄欖,味道好特別。從芥菜做來的醬菜何其多啊:酸菜(鹹菜)、福菜、梅乾菜(鹹菜乾),搭配做起菜餚來特別好滋味,像台菜、客家菜就常用這幾種從芥菜醃製而成的醬菜搭配做出美食。然這橄欖菜,感覺更勝一籌,對素食者,更是福音。就這樣,我的朝鮮薊花苞對切,在鐵鍋上乾煎取暖生熱後,用適量的橄欖菜搭配,中西合璧,甘中有鹹,鹹中有甘,再把我眾多的朝鮮薊器皿召喚出來,全部聚在一起,來個朝鮮薊同學會,為這一年來的朝鮮薊朝聖之旅祭出「橄欖菜朝鮮薊」當週年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