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堂課學會英文速讀》推薦序一
西班牙文常用 “Cada maestrillo tiene su librillo” (各師各法)這個俚語用在教育、教學上,為教師正名/證明,表示為人師表各有一套、各顯神通的妙方。而教學,之所以為師,常常援引學術方法論來「各施各法」。但是,師之法最重要的是讓接收的學習者能懂,會用,知變,暢通。
周昱翔教授這本《6 堂課學會英文速讀》言簡意賅,先點出了九種認知錯誤的閱讀迷思,並且解析三種中英文在文化、邏輯和文法上的差異,學理開門見山,釋疑更一針見血。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探討台灣的英語教育和考試效能,尤其大學前最強調的閱讀能力,常有處處彌補卻又處處漏洞的質疑,《6 堂課學會英文速讀》以學術的專業和實務的操作提供正確的策略,不僅僅是考試的閱讀有方,更是「讀之有物」的思辨理解。
《6 堂課學會英文速讀》以 97-107 十年來指考或學測的英文試題為解析素材以便更貼近讀者。近年來英文試題的趨勢為篇幅長但不艱澀,以短時間挑戰有效且正確的理解為導向。這表示英文教與學要以日常生活英文化為標的,從考試中得到育/寓、教、樂的啟示,因此英文的學習、測驗、訓練、應用是結合常識、知識和智性的涵養。我認為本書所欲強調的英文速讀養成,好比數學的心算訓練,是一套有系統邏輯的思考和篩慮。周昱翔教授極有系統地析透關鍵詞組和構句法,說明把握人/物、動作和時地的閱讀方法,即能達陣致勝。「高理解速讀」的葵花寶典是因為腦中有算盤,手中有數字和次序(包括逆向或倒裝),繼而算出正確答案,達到「有意義」的閱讀。
十年前,周昱翔教授在外文系擔任專任講師時我便認識他,常在系上迴廊間錯身,彼此問候或交談,我見他凡事總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四年教學期間兩度獲得全校教學優良獎; 爾後以教育部、美國國務院、密西根大學的各種獎學金,前往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四年內即取得博士學位。
2017 年,他捨棄大華語地區高薪的教職,執意回到故鄉致力教學,回到外文系任教。我見他十年如一日,猶如十年磨一劍,把他在密西根大學兩年的教學經驗、四年的學術專業帶回台灣,致力精進台灣的英語教學,幫助學子的英語學習朝向日常生活國際化/英語化的境界。過去五年五個月期間,我剛好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我戲謔自己是從「西遊記」(西語學者)到「三國演義」(中文、西文、英文)走國際的跨文化經驗,工作與生活的速度經常追趕跑跳碰,使用英文,閱讀英文更是關鍵,深刻感受到有效率的理解和正確的使用是成事的良方,搭建國際交流的橋樑。如今再閱讀周昱翔教授的《6 堂課學會英文速讀》,更覺得它是化繁為簡,出計攻城的利劍。
2019 年 1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