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Luisa's World of España & Hispanoamérica

三王朝聖麻瓜王的聯想 ~ 熊大 & Ryan

 

童年時期,沒有玩具。

小學、國中分班時,或是某種課程活動時,老師會做「性向測驗」,當中有一個選項,你玩過 (或是擁有) 哪些玩具,依稀記得表格上有十來種玩具選項,最後一項是「其他」。當時表格上的玩具都沒玩過,對「其他」這個選項也有點躊躇,不知道「其他」是指什麼,而表格的選項看來是「貴族玩具」,是市面上有在販售的。這樣,就有點難了。

後來,類似的測驗出現時,我的問題先發,問老師,只要是玩過的東西,自己製造的,可不可以算做「玩具」,填寫在「其他」項目?像彈珠; 竹製空氣槍 (抽去竹芯白髓、另外用較細的竹籤做成槍托,擠壓像綠豆狀的綠色樹子當子彈,當時我們都用閩南語擬聲法,叫它做「ㄅㄧ ㄆ ㄛ ˋ 子」(二哥記憶超強)。這「嗶 ㄆ ㄛ ˋ 子」真傳神,就是「皮破子 ——打到讓人皮破的樹子」,其實是有點危險的玩具,但是鄉間竹林多,竹子長得修長細緻,隨處可得,成為鄉下孩子青少年時期必備的自製「玩具」。直到今天,突然想要找出它的中文名稱才發現從來就沒用中文稱呼過這樹子。姪女提供「苦苓子」,感覺比較像,但不完全吻合。苦苓子略呈橢圓,「皮破子」比較圓。子彈/皮破子缺貨時,就用衛生紙濡濕做成小圓球當「山寨版」替代品。當竹子也缺貨無法做成竹子空氣槍時,就用原子筆搭配橘子皮,一樣可以打出「皮破」的效果。此外,跳房子遊戲,必須撿拾地上的磚塊瓦片,用來標示晉級的自有財產; 或是灌蟋蟀,看到鬆鬆顆粒狀的三角錐,就知道裡面有蟋蟀,撥開三角錐,洞口出現,拿起玻璃瓶裝滿水,拼命灌水,灌到蟋蟀鑽出來; 或者,用細線綁住金龜子或蜻蜓的小腳,繞著半空迴旋飛翔。還有,釣青蛙,自備竹竿,自挖蚯蚓,還得用雜草的莖穿線貫穿蚯蚓,串成像豬肉販攤上的粉腸團一樣,當做釣青蛙的釣餌; 或是最文雅最文明的「玩具」:養蠶,每天幫蠶寶寶換床,上面鋪好潔淨的衛生紙,抓起軟綿綿的蠶寶寶,從一個紙盒換到另一個紙盒; 或是自己用報紙和竹片/竹筷做紙風箏; 或是元宵節時用肥大的白蘿蔔,把肚子挖空,挖到僅剩薄薄一層皮可透光,當做燈籠。這些,是我的童年手工玩具,而且,看起來好像都是陽剛性質的「玩具」居多。

是的,我只有兄弟,所以,我都跟著兄弟玩「地上、水裡」的東西,對「洋娃娃」沒有幻想,沒有眷戀。唱起〈妹妹背著洋娃蛙〉也沒有太深刻的感受。對各式各樣的玩偶、布偶也不會產生什麼特殊情感,總之,需要花錢買的玩具不是「玩」具。到了電影《玩具總動員》的時代,已經是陪小孩玩玩具、為人父母的年紀,床上滿坑滿谷的玩具、玩偶、拼圖、迪士尼動物總匯、我也只會買給想擁有想玩的人,自己無法動情動心。

2006 年歷史博物館跟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費格拉斯市玩具博物館合作,在史博館和南部美術館巡迴展出「西班牙玩具展」數月,具創意別出心裁的展覽活動,為此展覽撰文當兒,我才想起博士班三年級時旁聽皇家院士、也是名詩人包索紐 (Carlos Bousoño,1923-2015)的西班牙二七年代詩人(Generación del 27)專題,講到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1898-1936)一些童詩和玩具主題的詩,感受玩具成為文學的題材,知性與趣味兼具。印象較深刻的,就屬聶魯達和羅卡童心未泯,玩具入詩,詩意篇篇/翩翩。只是羅卡的童心可能更見一斑,光是一個「旋轉木馬」,且看聶魯達用了文雅的 “carrusel",羅卡用了 “tiovivo" (活大叔)。再來看看羅卡這首〈換裝娃娃之歌〉(”Canción del mariquita”)指涉意涵有點超現實,借用詞語的雙關(mariquita-marica)鸚鵡、換裝娃娃、男人婆/男同志,來自南部的安達魯西亞,書寫自己的性向。字裡行間又不想/不敢表明,後窗、屋頂都有羞澀躲避的意思,可見得當時同志情備受壓力,絕不敢公開的私領域。

 

換裝娃娃梳頭髮

他那絲質的頭巾 

鄰居們在後窗

彼此相看微笑 

換裝娃娃頻梳理

他頭上的捲髮

庭園鸚鵡頻頻叫

噴泉與行星

換裝娃娃巧裝扮

插朵厚顏的茉莉

午後忽變得怪異

滿是梳子與藤蔓

醜聞在顫抖

像斑馬的紋路

南部的換裝娃娃

在屋頂上唱歌

 

羅卡還有許多寫給孩童的詩,或者更貼切地說,以孩童為主題的詩,洋溢赤子之心。

讀羅卡的童詩,喜歡羅卡描述玩具的詩,但是並沒有因此喜歡上玩具。

科技的進步,改變人類的生活,改變人類的習慣,竟然也改變了人類的喜好。但是,也有可能是歲月的牽引,將老來的童心勾出,掀開欲求不滿的匱乏,讓人突然有所渴望。有一天,我竟然喜歡上玩具了。喜歡上摸不到的玩具,喜歡視覺的逗趣感受。那就是 Line 的貼圖 — 熊大和賤兔。有一天,我被感染了,看到女兒床上一堆娃娃、玩偶,從泰迪熊、無尾熊、小熊維尼、貓熊… 各式各樣大小的收藏,感受到抱娃娃的安全感或是依賴感。但是真正被感染的是「戀物」的心,那股氛圍瀰漫,像傳染病一樣。 有一天,她說希望我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於心不忍,說了又放棄。但是聽的人記在心坎裏了。她說熊大雖流行,Ryan 才迷人。於是,按圖索驥,好奇心一路帶引,我找到了 (Eureka! / εύρηκα!)。媽媽的心是什麼樣的心?我流連忘返,告訴自己,拍拍照視覺享受就好,就是鐵了心絕對不會買,買了也扛不走。但是眼看著一大群人潮湧進,路徑只有一條,就是拎著中型的 Ryan 娃娃直接到櫃檯。我正要離去當兒,是什麼地心引力呼喚回頭,像武俠小說裏吃了迷幻藥就變成另一個人似的,我轉頭去櫃檯說要帶走最大號的 Ryan。這一帶,是一個 29 吋大行李箱的體積,後悔已來不及。

原來 Ryan 的名字是 Lion,是無毛的小獅子,與眾獅子不同,被視為異類而飽受欺負,一臉楚楚可憐的樣子。女兒特地找來圖片,還請同學從韓文翻譯,就是要讓我知道 (說服我) Ryan究竟有多可愛:「 Ryan (萊恩)是沒有鬃毛、有點自卑的雄獅。壯碩的體型和撲克臉常常讓他受到誤解,但其實他擁有比任何人都還細膩的感性,是 Kakao Friends 中值得信賴的指導者。它原本是非洲咚咚城的王位繼承人,因憧憬自由的生活所以逃跑了。尾巴長容易被抓,所以尾巴變很短」。這倒是讓我想起了最喜歡的迪士尼卡通 《獅子王》。陪小朋友看不下 50 次,那音樂的震撼,對白的啟發人心,歌詞的鞭辟入裏,「獅心」跟人心一樣:貪婪、自私、權力、慾望… 一樣沒減少。獅王父親木法沙(Mufasa)對著兒子辛巴說:

—   Simba,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y father told me. Look at the stars. The great kings of the past look down on us from those stars.

— Really?

— Yes. So whenever you feel alone, just remember that those kings will always be there to guide you. And so will I.

木法沙被弟弟「刀疤」(Scar)背叛,設計狼群追殺,害的這小獅子辛巴只好躲到深山,長大後才回到獅子王國,重整江山。小辛巴的確有幾分像嘴上無毛、備受欺負的 Ryan。我該是想起了《獅子王》,才對 Ryan 動了心。友人看到我拎著如此碩大的箱子,問女兒幾歲,我說 20 (他們心中想的可是 2 歲?)媽媽的心是「愛烏及烏」的心,果真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從「泡菜」的國度帶回到「蕃薯」的故鄉。

再一次,彷彿看到小時候深信有聖誕老公公存在的小女生,眼珠子圓滾滾地抱著 Ryan。心電感應的媽媽也跟著歡心喜悅。可是,愛 Ryan 的女兒發現媽媽仍然癡迷熊大 —堅持不買新貼圖,也沒下載免費貼圖,手機怎麼貼圖都是熊大。於是,有一天,女兒也完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把沒有眉毛,和 Ryan一樣楚楚可憐,憨厚老實樣的熊大帶到媽媽面前。不管什麼表情,像是開車帶賤兔,坐馬桶冒汗,生氣,道歉、癡癡等待,健腿踢球,哭泣的臉,滿臉狐疑的問號,雙手十指兜在一起的無辜…,或是和賤兔擁抱,跳躍,吵架,拳打腳踢…,都是最可愛、憨厚、無辜、忠實的模樣,每一張圖都成為開懷大笑的開心果,女兒的心是什麼樣的心,是「愛烏及烏」製造驚喜的心,成為今天這隻熊大家中坐的緣由。

聶魯達說:「不玩耍的小孩就不是小孩,但是不玩耍的大人就永遠失去存在他心中的小孩,這心中的小孩就是赤子之心,大人必須具備」,這真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聶魯達詮釋法。人說返老還童,是老來彌補童年的匱乏感,還是原來的童心無從釋放,於今知天命之年始現本性?忙、茫、盲的生活中,看一下喜愛的娃娃的臉,真像百憂解:清純、天真、可愛、不說話的樣子,是不是又像聶魯達的詩:「我喜歡你沈默不語的時候,彷彿你不存在似的」…

一轉眼,今天是 1 月 6 日西班牙的主顯節,也算是兒童節。三王朝聖麻瓜王仿聖誕老公公送禮物給孩童的時節,這 Ryan,這熊大,就在這主顯節時更發可愛,兒童節、禮物、玩具的聯想。這一次,不僅「小孩」(長大了)驚喜,連大人 (變老了)都歡喜。

 

 

 

換裝娃娃在唱歌西班牙玩具總動員〉,《聯合文學》261 期,2006 年 7 月,頁 95-97 。(本文同時刊登國立歷史博物館「西班牙玩具展](2006 年 7 月 1 日- 9 月 24 日)展覽冊,頁 48-49。」)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資訊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17/01/06 by in 節慶.

聯絡方式

Tel : (02) 3366-3175
E-mail : luisa@ntu.edu.tw

文章分類

所有文章

點閱數(since 06/27/2014)

  • 342,924
Follow 張淑英 Luisa Shu-Ying Chang on WordPress.com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