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季刊命運多舛,但是也相當幸運。它不啻是「九命怪貓」。
2001-2003 年間,一群第二外語教師執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當時以「台灣巴別塔第二外語網站計畫暨《世界文學》季刊發行」的名義,除了建置第二外語資料庫和人才資源以外,每季發行一期《世界文學》季刊 (麥田出版),主要為推廣第二外語文學與文化研究。2003 年計畫結束,季刊也就跟著香消玉殞。前後總共出版了九期的《世界文學》。腦海裡浮現了一些記憶中的傳說 —說若要讓一個人傾家蕩產,就讓他去辦雜誌(辦「砸」誌)。
九年以後,當時那群第二外語教師,泰半都還在學界「翻騰」,彷彿壯志未酬一般,又彷彿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還是混沌世界倏忽清明了起來,《世界文學》復活了 (聯經出版)。2012-2015 又出版了九期。
這一期的專題是「旅行文學」。我剛好輪到主編這一期,我想到了聶魯達在西班牙內戰爆發的第二年 — 1937 年出版了一本悲天憫人、帶著譴責控訴的語調,濡染著超現實主義意象的詩集 《西班牙在我心中》 (España en el corazón),因此,在編輯室報告中我下了「旅行:世界在我心中」的標題。是啊,胸中有世界,知識常識(嘗試)盡在眼底腳下,天地方圓宇宙就在胸壑間繪圖。
「學海省思」專欄中,〈瘂弦丟飛機〉 是我在暑假時,因著趨勢科技「2015 —向瘂弦致敬」的活動,喚起往昔一些共同的旅行際遇/記憶,有感而書/抒,沒想到在冬日這期的《世界文學》出現時,「他們在島嶼寫作2」文學大師系列影展剛好開始接力放映,雖然 《如歌的行板》暑假已經先行放映,就藉著歲末這期「旅行文學」的專題讓 12 年前的回憶再復活一次 —「向瘂弦致敬」。
…………………………..
這週四就是平安夜,西方人的聖誕夜。耶穌 33 年生命,被釘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兩千多年來耶穌只復活一次。走遍世界的《世界文學》如今第九期面世,宛如「為山九仞」。從 2001 年到2015 年《世界文學》走過三次「九、九、九」(久、久、久),所有投注心力的編輯群老師們可以欣慰地說:世界文學:在我心中。
編輯室報告:旅行:世界在我心中
學海省思:瘂弦丟飛機